腰酸背痛、肩頸硬梆梆似乎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不只廣告拿來當標語,十個走進診所復健的成年人八個就有這樣的抱怨。

綜觀大家的生活周遭,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及電腦桌、一雙良好支撐的鞋子、客製化鞋墊……各式各樣幫助我們減輕脊椎負擔的產品日新月異的推出著,而忙碌了一整天後,夜晚幫助我們拋開一日疲勞,支撐著我們身體的床墊,其功能選擇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我不是一個床墊專家,我是物理治療師,在選床墊的方面,除了平常跟病人建議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外,實際上就如同普羅大眾一樣到賣床墊的店家試躺,適不適合用說的不准,躺了才算。

這次有幸接觸到了PAMABE床墊,看到實體的瞬間,五公分的床墊加上他的名稱叫做透氣好睡護脊床墊,腦中主觀意識瞬間覺得大事不妙,談論到床墊支撐性,腦中浮現的就是彈簧床,其中又以獨立筒的較為優秀

這摸起來軟軟Q彈的薄墊子,可以支撐我破百斤的重量嗎?

答案出乎意料的是:可以!很可以!非常可以!連比我重20公斤的爸爸也覺得躺下去很有支撐感。

至於透氣的部分我認為是名副其實的,的確是沒有悶熱感,也不會因為太透氣而有不保溫的感覺,散熱倒是挺快但剛躺下去的時候不會感到太過冰冷,至於好不好睡對於沒有睡眠困擾的我而言就不特別贅述感想了。

 

然而在短短幾天的試躺中,我發現了早晨起來肩頸有微緊的狀況,我爸則是腰覺得有些微不適感,畢竟新的床墊是均勻支撐的,導致了我們原本有問題的地方原形畢露了出來,這些問題在更換枕頭的高度後有得到了緩解,於是乎我認為若能搭配一個配合這個床墊的枕頭是有其必要的。

而這也告訴我們,若從年輕時健康的身體就開始注意床墊的適性,保持一個良好的姿勢的話,那未來痠痛的機率也會大大的降低吧!

在此覺得這款床墊蠻適合身體尚健康的年輕人。

 

稍微分享我對於人體脊椎構造之於床的關係:

一般而言人體脊椎結構呈現S型,頸胸腰薦由上到下分別是前凸、後凸、前凸、後凸,平躺時壓力點會在胸椎薦椎,所以在脖子處以及腰椎處會呈現一個中空的凹窩,但不深。

所以一般搭配矮枕頭在頸部稍微支撐即可,腰一般不需要枕頭,但若前凸幅度過大,用小毛巾給腰椎支撐將會有幫助。而側躺的部分壓力則會落在肩膀以及骨盆下方接近大腿外側的地方,加上夜間睡著時身體難免會有翻轉的動作,進而造成腰椎旋轉側彎。

這樣不對稱的姿勢可能造成肌肉張力不平衡,短期可導致肌肉痠痛長期則可能影響脊椎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尤其是正在成長的小孩子以及柔軟度沒那麼好的老年人,這邊給的建議是相較於平躺,側躺的枕頭必須高一點,填補肩膀跟頭部中間的空隙給頭良好的支撐,雙腿間放個枕頭讓身體別扭轉太多可能會有幫助。

床墊本身則是注意支撐性,別造成上述壓力點的疼痛也別讓整個身體陷入導致肌肉張力太過不平衡。

 

最後呼籲大家,新的床墊總是要給點時間讓它適應你的身體,但若長時間身體不適,翻來覆去睡不著,或一覺起床反而更痠痛的話,還是要給專業的醫療人員評估看看喔!

 

 

 

物理治療師 邱瑋鈞